一、概述
依据国务院《学校体育工作条例》、教育部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》、2014年《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》和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(2010-2020年)》的要求,在借鉴国内外兄弟院校经验的基础上,总结我校体育课程建设和改革实践。
大纲围绕“立德树人”根本任务,着眼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。坚持“健康第一”的教学理念,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体育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,最大限度满足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的需求,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,不断提升体育课程教学质量,使学生掌握一至两项运动技能,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健身意识。
二、课程目标
运动参与目标:确立体育健身的价值观念,培养不同体育项目的认知和兴趣,感受体育运动的乐趣,了解并掌握两种以上体育课程基本知识和正确锻炼身体的方法,能够制定科学合理的健身计划,养成积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,形成终身体育锻炼意识,具有较高的体育文化素养和观赏水平。
运动技能目标:掌握两种以上体育项目核心技(战)术、运动方法、运动原理、运动规律和竞赛裁判规则,掌握常见运动损伤的处理方法,提高运动技能,利用所学科学地进行锻炼。
身体健康目标:明确两种以上体育项目的科学原理、规律、特点及对身体机能发展的影响,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、形成健康社会方式,全面发展身体素质和身体机能,强健体魄。
心理健康目标:满足学生健身、娱乐、竞赛等不同的体育需求,体验成功的喜悦,提高自信心,学会控制和释放自身的心理压力,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,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,健全人格,锤炼意志。
社会适应目标: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、个人与集体的关系,表现出良好的体育道德与团结协作精神,发挥体育教育的辐射功能,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和组织能力。
三、课程内容与分类
表1 西北大学体育大课程架构体系
体育课程 |
学期 |
学分 |
备注 |
|
通修 课程 |
体育理论 体能恢复 |
第1-2学期 |
1 |
全体学生 |
开放 课程 |
选项课程 |
第2-6学期 |
1 |
全体学生 |
保健课程 |
第1-6学期 |
2 |
体弱病残学生 |
|
选修课程 |
第3-8学期 |
1 |
全体学生 |
|
体育协会 |
第1-8学期 |
体育课程衔接 |
全体学生 |
|
《国家体质健康标准测试》 |
第1-8学期 |
与评优挂钩 |
全体学生 |